付常青,男,现任教于蒙城县立仓镇中心小学,2008年师范毕业后付常青自愿到离蒙城县城最偏远的三义镇徐圩小学任教,成为“孩子王”,先后在高圩小学、罗集中心小学、二郎小学、李集小学工作过。15年来,他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学生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教育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着成绩。他曾他先后荣获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乡村教师”“网络教研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药都最美教师”和省级“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教坛新星”等荣誉称号;获得亳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入选教育部首批“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并获得“蒙城好人”和“亳州好人”等荣誉。
一、“爱”,是他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
付常青同志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15年来他始终立足干乡村教育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关注留守儿童成长,家访次数近万次,义务为其解决生活难题、送教上门。为了这些留守儿童,付常青以校为家,经常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每逢周末,他多半是在学生家度过的,帮学生打扫卫生,给学生家长打电话……。
二、“学”,是他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
好学、勤学是付常青老师的挚爱追求。他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15年来,他从未间断过学习,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他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培训活动,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平时,抓紧点滴时间,博览群书,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5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2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目前,他读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家庭教育、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学习促使他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跑者,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
三、“研”,是他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付常青追求的目标。他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市级、县级一等、二等奖,在《中华少年》《科研》《中小学教育》等杂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结题多项。在教研方面,付常青于2010年获亳州市第一届多媒体教学大赛二等奖;2016年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聘请为授课专家,先后在合肥市等地开展学术报告,在多所学校执教公开课;2017年,他创作的微课相继荣获省乡村教师信息化比赛三等奖、亳州市一等奖;2017、2022年,他荣获亳州市优质课比赛二等奖;2018年,付常青执教的课例《伯牙绝弦》在安徽省第五届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年会上被评为优秀课例;2019年安徽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他是蒙城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承担了亳州小语之家的授课评课工作,他参与课程改革,分享教学教研经验,带领大批青年教师探索以“模仿-阅读-实践-反思”为模式的乡村教师专业化成长路径。
四、“传”,是他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
长期以来,付常青老师主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他认为每一位教师都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他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同行。在他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他的带动下,每个教师个个有特长。有多位乡村教师获得亳州市“教坛新星”、蒙城县“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2016年至2018年,付常青连续三年作为蒙城县送教下乡成员,先后到10多所乡(镇)学校执教公开课,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付常青已在多地多校开展公开课教学160余节,举办学术报告40余场。
长期以来,付常青一直努力使自己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科学育人的示范者,青年教师的引领者。付常青同志是我们全县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榜样,付常青同志的先进事迹必将感染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业,奉献教师岗位。(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