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物写风流

——中国好人何兴让和他的“爱心志愿者团队”

发布日期:2024-04-25 10:16信息来源:亳州市总工会浏览量: 【字体:  

    周元西路东,县委大院西侧的一条寻常巷陌、一户简单的院落里,住着在此出生、长大的“中国好人”——何兴让。
    1944年出生的何兴让,今年虚岁80。虽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说话思路清晰,表达流畅。
    跟随老人的叙述,跟随他的思路,我走进一个个火热的公益场面,走进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心,随着老人的叙述起伏跌宕着,以致多次停下笔,打断老人的叙述,稳定一下激昂的情绪。


    故事从 1996年开始。一个偶然听来的故事,改变了何兴让的运行轨迹,让他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
    故事有点老套,却真实发生在身边。一个家庭贫困的女孩,凭着顽强的毅力考上大学,却因上不起学而“搁浅”在原地。
    女孩老家范集,这些年跟随在城里打工的父亲一起上学。家里的母亲常年吃药,弟弟智障,都没有劳动能力。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支撑。雨天没伞的孩子就要快速奔跑。贫困的生活激发了女孩的斗志,她立志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命运。多年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女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一家人兴奋起来了。对这样一个家庭来说,这个喜悦是巨大的,是从天而降的。女孩抚摸着大红的通知书眼泪“唰”就下来了。这张纸凝结着多少心酸拼搏,多少白天黑夜啊!掂在手里,沉甸甸的,还带着丰收的清香。可兴奋劲还没过,母亲一声轻微的叹息把她拉回了现实。几千元的学费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
借,砸锅卖铁。父亲坚定地说。
    能借的都借了,还差一千多元呢,上哪去弄呢?一时间,愁云笼罩着这个惨淡的家庭。夜深人静,女孩睁大空洞的眼睛,眼泪哗哗地流。她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她看到梦寐以求的大学在向她招手,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多年的努力难道就眼睁睁地白费吗?一股绝望袭上心头,有那么一瞬间,她真想一“走”了之,逃离尘世,不管不顾地就此消失。
    何兴让在办公室听同事无意间说起这件事,他坐不住了。当年贫困求学的经历袭上心头,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他赶紧去女孩家了解情况。
    走进女孩和父亲位于城边的一间茅草屋,何兴让忽然间理解了“一贫如洗”的真正含义。
    茅草屋内,只有两张床和一个做饭的铁皮炉子。买不起煤球,炉子烧的是锯末。为了节省锯末,做饭的时候,把锯末一次性填满炉膛,炉膛里的锯末烧完,不管饭熟不熟,就这样吃。就是这间茅草屋,就是这半生不熟的饭,就是父亲那双粗糙的大手,却养育出了一个大学生。眼前的一切,让何兴让动容了。他眼眶潮湿,转头对女孩说,放心吧,不要愁,余下的事情我来办。
    何兴让时任蒙城工商联主席。回来后,他当即联系当地企业,和企业一起凑了7000多块钱。在1996年,这7000多块钱可是一笔巨款呀!去女孩家捐款的时候,有记者发现了,联系电视台进行了跟踪报道。
    钱的问题解决了,后续的事情,何兴让同时做了考虑和安排。开学的时候,何兴让亲自把女孩送到合工大,并找到学校的团委书记,介绍了女孩的家庭情况,希望学校能给与照顾。学校也被女孩顽强求学的精神打动,当即同意免掉女孩四年的学费。学费免了,可四年的大学还要生活啊。何兴让问明每月生活费大概需要150元。他告诉女孩,放心吧,我既然把你送来了,这四年的生活费我来出,你安心学习就行。
    何兴让两个“放心吧”像一剂良药,解除了女孩所有后顾之忧。她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也唯有努力学习,才能对得起何兴让这份沉甸甸的帮助。
    此后,每学期开学前,何兴让就把半年的生活费一次性打到女孩的银行卡上,连寒暑假都没停过。那时候的150块钱,可是何兴让月工资的一半啊。剩下的150元何兴让和老伴支撑一个月,生活就显得有些局促。没钱了,何兴让就去找开公司的女儿“借”,说是“借”,却从来没有还过。一家人默默支持着何兴让资助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孩,从没有抱怨过。这一资助,就是四年。
    四年大学毕业后,女孩参加亳州公务员考试,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银行系统。她终于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家庭的命运。
    2000年,女孩联系县统战部搞了一个座谈会,以此感谢资助她上学的何兴让。会上,何兴让告诉女孩,不要想着回报我个人,以后你有能力了,应该去帮助那些比你困难的人。我帮助你是不要回报的,你要把这份爱心、这份能量传递下去,回馈社会。
    女孩当即表示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看着资助人走上工作岗位,走向光明的前程,看到一份爱即将传递下去,一股幸福和快乐感袭上何兴让的心头。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感、归属感、价值感。何兴让知道,他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也是此刻,何兴让决定每月拿出一半的工资做公益,每月资助一个人。2000年以后,何兴让的工资涨到每月2000元,他就每月拿出1000元帮助人。工资涨,资助金也随之涨。这一做,就是近三十年。
    三十年,青丝熬成白发,三十年,从工作到退休,何兴让在公益的道路上,脚步一直没有停歇过。资助的人不计其数,大多数连名字都不记得了。
    2004年,何兴让正式退休了。退休后的何兴让,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儿女们事业有成,不但支持父亲做公益,也一直跟着做公益。何兴让说是拿出一半的工资做公益,其实常常超出预算。生活不足的地方,儿女们都主动给父亲发“补贴”。何兴让把儿女们给的钱都放在工资卡里,花不完,继续用于公益事业。
    何兴让所做的一切,儿女、孙子们耳濡目染,他们紧随其后,跟着一起做公益。良好的家风被一直传承下去。
    何兴让的4个孙子、外孙都是何兴让一手带大的。何兴让带孩子每次从路上遇到要饭的,他就掏出一元钱,让孙子送过去。他把一颗善良助人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以至于孩子们只要遇到贫困的人,也想着去帮助。
    外孙女上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个贫困的女生,一顿饭才花一块钱,每天都吃不饱。外孙女找到妈妈,让妈妈每学期捐1000元给那个女生。为了保护同学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外孙女把钱交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告诉同学这是社会上爱心人士捐赠的。直到现在,同学也不知道每学期1000元的资助人原来就在身边。
    不但捐款,每到星期天,外孙女还邀请同学到家里玩,一起做作业,让妈妈做好吃的招待她,把好事做得不显山、不露水。外孙女告诉何兴让,我献爱心,也要考虑别人的自尊心。


    当何兴让留意到城市的清洁工人都是年龄偏大的老人时,他想为清洁工做点什么。何兴让找到小女儿的春雨集团公司,对女儿女婿说,天冷了,环卫工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打扫卫生,又冷又饿,而且他们都是低收入人群,年龄又偏大,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咱给他们献一份爱心吧。
    提议立即得到女儿女婿的支持。于是,何兴让着手策划了一场冬至暖心活动。
    冬至那天,天气阴冷,但在庄子小区附近的“丁家早点”店里,却热气腾腾,异常温暖。何兴让把小区附近二十多名清洁工请到这里,喝撒汤,吃小笼包。撒汤锅冒出的热气驱散了冬至的寒气,热闹、温暖的场面感染了在场的食客。关爱清洁工人的“暖心行动”,以一顿早餐拉开了序幕。
    第二天,“春雨集团公司”把全县所有的清洁工700多人聚集在环卫公司的院子里,女儿女婿给他们每人发放了一份爱心早餐费,共发放17万多元。天气虽冷,但爱心早餐费却像撒汤一样冒着热气,温暖着清洁工人的心。 此后,早餐、中餐、夏日送清凉,女儿女婿的对清洁工人的暖心行动一直没间断过。
    在成都的大女儿也一直做着公益事业,曾被成都的媒体报道过,大女儿也受到总公司和社会的表扬。
    何兴让还在家里“运营”了一个“家庭助学基金会”。孙子、外孙每月发工资后都交给他100元钱,放在助学基金里,用于资助每年暑假考上大学的贫困大学生。不够的部分,何兴让补贴。
    何兴让对孙子们说,你们交100元,不影响生活质量,但这100元却是一份爱心的延续,是一份奉献社会的精神。我去世后,家庭“助学基金会”不要停,一定要把公益的衣钵继续传承下去。
    从一个人到一家人,从一个小家庭到公益的“大家庭”。2020年,何兴让的家庭,被评为“第一届亳州市文明家庭”。
何兴让说,一个人做公益力量是微小的,但整个家庭的加入,整个社会的加入,力量就变得巨大了,正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


    2007年,何兴让在四中路口看见一个坐在轮椅上,满面愁容的人。何兴让判断他一定是遇到了难处,就上前与之攀谈,结果又了解到一个女孩的“寒门逆袭”事件。
    原来男子只有一个儿子,出生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腿细不能行走,夫妻俩一直照顾着。怕儿子以后没人照顾,老两口为儿子抱养了一个女儿。一家四口人,儿子残疾,老伴长期有病,就靠男子打工挣钱养家。谁知“屋漏偏逢连阴雨”,男子突然中风失去了劳动能力,四口人靠着三个人的低保生活。抱养来的孙女由于没有户口,连低保也没有。可这个孩子特别争气,凭努力考上了大学。可面对几千元的学费,一家人犯了愁。
    何兴让一听这个情况,问男子要了家庭住址,宽慰他说,钱不要担心,我来想办法解决。何兴让当即回家和小女儿商量,和女儿一起凑了5000元钱,带着刚上一年级的小孙子,把钱送到男子家里。
    钱送到男子家里,女孩却不肯收,她不相信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好人。她对爷爷说,我不认识他,他为什么要帮我?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有什么企图?
    面对执拗的女孩,何兴让笑了。孩子,我帮助你上学,没有任何企图,只管放心收下,努力学习。
    看着何兴让真诚的眼神,慈祥的面容,听着这句温和的“放心吧”,再看看何兴让身边小孙子澄澈的眼睛,女孩相信了。她眼睛发红,双手颤抖,接过5000块钱,嘴里说着谢谢,深深给何兴让鞠了一躬。
    这份无私的爱无以为报,只有拼命学习。女孩上大学后学习努力,毕业后到了外企工作,工资很高。工作两年后,家里条件逐渐好起来,女孩和爷爷奶奶一起,拿了5000元钱,提了2只老母鸡,来看何兴让。她说现在有能力了,要把“借”的钱还给何爷爷。
    何兴让笑了。你们想错了,我当时就说过,我帮助你上学不要回报,你现在有能力了,可以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钱,拿回去,鸡也拿回去。我没有借钱给你啊,你有借条吗?没有借条就不能算借。
没有豪言壮语,一番实实在在的话,一句看似玩笑的话,女孩和爷爷奶奶感动得热烈盈眶。女孩也立志走进公益的活动中去。
    爱,就是一场春雨,润物无声。何兴让的爱心就是蒲公英的种子,撑着降落伞,在风中飞舞,随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何兴让的行为不但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渐渐的,何兴让身边聚集了一些人。儿女的加入、孙子孙女的加入、企业的加入、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加入,他的背后渐渐有了队伍,一支“爱心志愿者团队”逐渐汇聚起来,公益道路越走越宽。
    何兴让和“爱心志愿者团队”不但扶助贫困,还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他们组织得轰动全城的有两场活动。
一场是“重阳节孝老爱亲”活动。
    这个活动的起因是何兴让发现一些年轻人只顾忙于工作,忙于房贷、孩子,却忽略了对老人应有的关心和照顾。同为老人,他被一些老人望眼欲穿盼望儿女的眼神,被他们病痛无人照顾的凄凉触疼了。这些年轻人丢掉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何兴让深感痛惜。他决定尽我所能,拯救传统文化的缺失,让老人们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经过思考和策划,何兴让和爱心志愿者团队组织了“重阳节孝老爱亲”活动。
    从2012年开始,每年重阳节下午,何兴让都组织100或200对老人和子女,在圣人殿广场举行盛大的为父母洗脚活动。现场老人安坐在椅子上,每人面前一个泡脚盆,儿媳或子女蹲在那里给老人洗脚。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们还在搭建的舞台上表演一些节目。这些儿女大多数是第一次给老人洗脚,握着父母衰老的脚,他们触动很多。就是这双脚,曾经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陪伴他们慢慢成长。如今儿女长大了,父母却一天天衰老下去,直到这双脚再也无力扛起家庭,甚至连自己的身体也支撑不了。儿女们洗着洗着,从一开始的不好意思渐渐投入进去。有的边洗边流泪,子女流泪,老人流泪,现场的观众流泪。夕阳下,一幅“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温馨画面在广场上徐徐铺展。
    活动结束,有的儿媳立刻带婆婆洗澡,给婆婆买衣服。子女也经常回家看望父母了,活动效果明显。如今,孝老爱亲活动已经持续做了八年,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他们组织的第二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是为老人集体庆寿。
    生活好了,老人长寿了,庆寿的也越来越多了。在参加一些寿筵的时候,从一个老人的角度,何兴让发现了不和谐的画面:儿女热热闹闹办几十桌酒席,亲朋好友一起吃吃喝喝,酒憨耳热,老人却傻傻地坐在那,缺少应有的礼数和尊重。而且亲朋好友前来祝寿,每人都要拿出几百到上千的礼金,主家还要花钱置办酒席,等于双重浪费。何兴让决心移风易俗,改变这种现状,让老人既能享受到应有的尊重,又能为国家节约资源。
    一个大胆、新潮的计划产生了——办集体寿宴。
    何兴让把这个想法在志愿者群里一说,很多人立刻响应。群里谁家老人庆寿,就集中在一起,热热闹闹地集体办一次寿宴。这种庆寿方式很快吸引了众人的眼球,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加入。受场地限制,每年只能组织40至50位老人集体庆寿,所以每年上半年,位子就被提前预定一空。
    每年集体庆寿的时间定在农历腊八。志愿者团队把当年需要庆寿的老人集中起来,在中谷大酒店摆上25至30桌全素席。饭前,老人们脖子上挂着志愿者发的红围巾,手拿鲜花坐在那里。团队志愿们先给老人们跪下磕头拜寿,然后是子女磕头拜寿,这是中国千百年来最传统的拜寿礼仪。孩子们跪下来,一股久违的亲情、柔情在胸中涌动,孝顺的血脉在跪拜中回流,老人和孩子都流下了眼泪。
    随后子女陪着老人吃饭。没有推杯换盏,没有吆三喝四,食物慢慢地嚼,话慢慢地说,感情慢慢地交流,子女不停地给老人夹菜。志愿者们还精心准备了节目,老人们边吃边看节目,边吃边享受子女的陪伴。这一刻,亲情回归,礼仪回归。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这场只有亲情的筵席,却终生难忘,永不散场。
    每年寿筵的花费大概2万多元,全是志愿者们自发捐助的,不让参加寿宴的子女拿一分钱。
    虽然寿宴的花费在2万元以上,但何兴让算了一笔账:每年按40个家庭算,如果在家庆寿,每家摆25桌,就有一千多桌,每桌加上烟酒差不多需要2千元。每年我们用2万元,能为国家节约资源200多万。目前我们已经做了8期,共300多个家庭参加,一年节约200多万,8年就节约了近二千多万。这样做既移风易俗,又为国家节约了资源;既弘扬了传统美德,又教育了年轻人,所以,这个活动我们还要坚持做下去。
   听着何兴让的叙述,我的脑海中跳动着这些庞大的数字,很震惊。一件事,难在坚持,贵在坚持,一个耄耋老人却一直坚持着。我仿佛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一股磁场围绕在老人周围。他和这批志同道合的“同盟者”一起,在公益事业的道路上,走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没有丰功伟绩,却实实在在影响着身边的人,成为社会风气的向导。


    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始终心存疑问,何老,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做公益呢?
    这句话,勾起了何兴让的回忆,他慢慢道出当年求学的经历和坚持公益的原因。
    1964年,我20岁,考上“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前身是“南京工学院”,现在叫“江苏大学”。)六年大学毕业后,1970年被分配到天津拖拉机制造厂上班,1975年回到蒙城工作。
    上大学的时候,我父母年龄都七十多岁了。家里只有父亲一人拿工资养家。姐姐虽然成家了,但家里很穷,也靠父亲的工资养活着。那时候父亲的工资低,一份工资养活两个家庭,情况可想而知。我考上的专业是机械学院最好的专业,又是以班里第一名的成绩录取的。当时国家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机械学院得到成绩好的学生,像得到宝贝一样。在了解我的家庭情况后,学院给我减免了费用,吃住全免,每月还给我15元的助学金。当时物价低,生活水准也低,我省吃俭用,钱也够花。六年的大学,我没在吃住上操过心,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我的技能,我的本领,全都是国家拿钱培养的。毕业后,我就立誓,凡是以后有需要我帮助的,不管是技术问题,还是其他问题,我一律不收费。
    从天津拖拉机制造厂回到蒙城后,我在汽车技术方面算是专家,只要有关技术难题找到我,我都尽全力解答。我要用我的技能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为社会服务。
    我上班后国家发工资,这都是纳税人的钱。所以领了工资后,除去基本的生活费,多余的钱我就想着回馈社会。我要把纳税人的钱还用到纳税人身上去,这就是我一生的宗旨。也由于这两个原因,我选择了做公益事业。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做一个“三零先生”。
    第一个零,我做到了,生下来一无所有,一切从零开始;第二个零,退休后,为国家服务,零存款,这个零我也做到了。我的钱全都用在了公益事业上,所以我是零存款;第三个零,当我去世后,我的一切化为零,把剩余的钱全部拿到家庭助学基金里,济贫、助困,助学,不留给子女一分钱,全部捐给公益事业。我去世后,助学资金作为衣钵传给他们,会一直运作下去。
    我再次被何兴让的“三零先生”感动了,一股热流涌进眼眶。我抬起头,看到客厅里挂着的毛泽东画像,看到旁边一幅习近平牵手母亲的画作。我仿佛找到了何兴让做公益的根源,找到了他的“善根”所在。


    何兴让家的客厅是两居室,收拾得干净整齐,陈设简单,透着书香气息。北墙边摆着一个大书架,里面陈列着书籍。南边靠窗户有一张大书桌,上面铺着毛毡,摆着笔墨纸砚。何兴让喜欢练字,平时没有公益活动的时候,就在这张书桌上练字。西边的墙上,挂着一幅字,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东墙进门的地方,摆放了一个柜子,里面陈列着厚厚的公益获奖证书。
    我打开柜子一一翻看,从个人的“蒙城好人”、“感动蒙城人物”、“安徽好人”到“中国好人”、“道德模范”,再到家庭的“亳州文明家庭”,到安徽省颁发的“爱心志愿者团队”获奖证书。从一个人,到一个家庭,再到一个团队,何兴让不断影响着身边人的加入,聚少成多,集腋成裘,公益团队越来越大,帮助的人越来越多,对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满满一柜子证书,见证了何兴让三十多年坚持公益的初心,见证了他和团队志愿者的奉献。
   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我想看看何兴让写的字。何老戴上眼镜,拿起一支小楷,抚平宣纸,写起了小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想不到,何老的记忆力这么好,八十岁的人了,还记得毛泽东的诗词。何老的字,刚劲中透着飘逸,透着洒脱,透着端庄,就像何老的为人,洒脱、率真、正直、善良。
    我跟着何老的书写轻声诵读。《沁园春.雪》的最后一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忽然觉得,何兴让不就是诗歌中的“风流人物”吗?虽然他做得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虽然他和团队都是平凡人,但他们以微薄之力,在“江山如此多娇”的今天,书写着平凡人物的贡献,他们不也是当今的“风流人物”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